过去,茶在中国传统中占据主导地位,使咖啡店在中国的发展极为缓慢。现在,随着大众生活和消费观念的转变,世界饮食文化交融,许多人爱上咖啡,咖啡品牌经营也越来越兴盛。
2011年~2016年,中国咖啡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13.5%,2016年市场规模达到147.93亿元人民币。另根据一项在12个内陆城市的调查:32%的城市居民喝咖啡。预计未来五年内,中国咖啡市场仍将保持较高增速,年复合增长率维持8.3%左右;到2021年,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220.69亿元人民币。在强劲增长以及消费升级下,随之而来的是咖啡馆不断更新升级改造。
精品化
随着咖啡文化的普及,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喝咖啡越来越讲究。品牌要能够吸引消费者,必须拥有个性化理念,品质产品,了解手冲、冰滴、虹吸等各式咖啡的制作手法。都说日本餐饮行业的现态,就是中国餐饮发展的明日之路,咖啡亦是。日本仅仅在东京就有超过八万家的咖啡馆,每一家都调性突出。如星巴克这样的国际大品牌,在近些年也已开始走精品路线,想方设法加码自己的竞争力。
6月30日,星巴克在京都开了一家被网友称为“京都最美星巴克”的新店,火遍网络。店座落在拥有百年历史的二宁坂,为日本木质传统民居。为表达对历史的敬意,最大限度保存了建筑原貌,印有星巴克标志的日式暖帘、木质推拉门,使咖啡文化与京都大正时代风格水乳交融。
Blue Bottle Cafe(网红小蓝瓶咖啡 )倡导与顾客勾通与交流的咖啡体验新文化,保持店铺的开放性,促进彼此互相了解。店铺主要分布在纽约、洛杉矶、旧金山和东京四个城市。无折扣商品无WIFI,被视为咖啡界的“Apple”。
产品创意
餐饮行业有一个28法则,即80%的销售额由20%的产品来承担;餐饮业是个非常容易同质化的业态,这意味着产品迭代升级非常重要。从Flat White、氮气冲泡到Asskicker超浓咖啡……越来越呈现创意化。如今的咖啡口感越来越脑洞大开,如:加入氮气的气致冷萃咖啡;以啤酒瓶代替咖啡杯;很多单品已经打破了固有的“咖啡”形式。
写字楼咖啡以及外卖化
香港电影中很多小咖啡馆开在写字楼里,为写字楼增加轻松的氛围。写字楼是咖啡消费人群最集中的场所,喝咖啡习惯的人多而且也便于为楼内商务人士提供消费场地,越来越多的咖啡馆都将选址锁定在写字楼内。北京和上海从去年的时候开始,低成本运营的平价的写字楼咖啡市场开始发展,以外送为主,辐射周边住宅和写字楼。写字楼咖啡之所以在一线城市蓬勃发展,因为一线城市生活方式西化程度高、收入水平较高、外企众多、以及公司的各种会议和加班等刚需。
场景消费多样化、小而美
餐饮行业想要创造一个弹眼落睛的全新产品并不容易,这涉及到文化和大众对口味的接受度,可以试试“创新场景”,一样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。因为竞争激烈、房租高企等压力,咖啡馆正越来越小型化,并且也在打破传统咖啡馆的场景局限。移动咖啡车随机灵活的特性丰富了咖啡市场的消费场景,供给了一种新的咖啡购买需求。成立于2014年的Wheelys咖啡2015年获得硅谷著名孵化器Y Combinator的投资,其在上海静安嘉里中心的店已是持续升温。
超迷你的微型咖啡馆,麻雀虽小五脏俱全,鲜红的邮筒设计特别抓眼球,走过路过的必定对空间设计过目难忘。除了咖啡,客人还可以通过图片或明信片留言,寄给家人朋友或者未来的自己,情怀满满,和邮局的调性也特别搭。
雀巢咖啡在加拿大多伦多新开了一家只卖水的咖啡店:需要人们进店前自带雀巢速溶咖啡和咖啡杯,因为店里的唯一产品是水。这个店进门有一道“扫描系统”,人们必须举着手上的雀巢Sweet & Creamy速溶咖啡才能被允许入店。虽然速溶咖啡比格不够高,但其低价、便捷的特性仍然具有价值,雀巢打造的卖水咖啡馆,让速溶咖啡的消费场景变得高大上了。
餐赢计®您的餐饮营销实战团队!
10多年餐饮策划运营管理一线实战经验,历经多个大小餐饮品牌,
深度把脉地段、定位、装修、产品、动线、翻台率等餐饮痛点,
让美味、艺术和商业价值水乳交融!
具体服务项目:
餐饮品牌LOGO、VIS、SI空间设计
餐饮品牌形象升级改造
餐饮新品牌创建
餐饮品牌痛点诊断
全国统一勾搭热线:400 9688 730,官网:http://www.canyingji.com